复制

ㄐㄧˋ

足部共18画左右结构U+8e5f
汉语字典

足部

18画

11画

左右结构

khgm

rmqmc

jicl

65186

U+8e5f

251212111212511134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横、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足,总笔画是1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可拆字为“”。

[ ] 字仓颉码是rmqmc,五笔是khgm,郑码是jicl,。

[ ] 字的UNICODE是U+8E5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447,UTF-32:00008e5f,UTF-8:E8 B9 9F。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ˋ

基本解释

同“迹”。前人留下來的事物(多指建築、器物等)。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race,tracks;footprints
  2. anreißen,anzeichnen(V)​,Spur,Zeichen
  3. Trace(algèbr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集韻》、《正韻𡘋資昔切,音積──與迹同。
詩・小雅》:念彼不蹟。〔傳〕不蹟,不循道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二下反切資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7頁,第2許惟賢124頁,第1

𨒪步處也。

段注《莊子》云: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也。

从辵。亦聲。

段注迹本作𨒪。朿聲。故音在十六部。小篆改爲亦聲。則當入五部。而非本部之形聲矣。李陽冰云:李丞相持朿作亦。謂此字也。資昔切。古音在十六部。

或从足責。

段注責亦朿聲也。《小雅》。念彼不蹟。《毛傳》。不蹟,不循道也。

籒文迹。从朿。

段注《釋獸》。鹿其跡速。《釋文》。本又作𨒪。素卜反。引《字林》鹿跡也。按速正𨒪字之誤。周時古本云其𨒪𨒪𨒪之名不嫌專繫鹿也。《廣雅》。躔䟱解亢跡也。卽《爾雅》麋跡躔,鹿跡𨒪,麕跡解,兔跡迒也。曹憲䟱音匹迹反。《集韵》云:迹或作䟱。然則《字林》從鹿速聲,素卜反之字。紕繆實甚。或以竄入《爾雅》。又或以羼入《鹿部》麌麛二字之閒。其誤可不辯自明矣。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蹟(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蹟(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蹟(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蹟(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蹟(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蹟(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