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ㄘˊ

辛部共19画左右结构U+8fad
汉语字典

辛部

19画

12画

左右结构

ecmu

bbytj

pvls

20241

U+8fad

3443542554544143112 撇、点、点、撇、横撇/横钩、点、竖、横折钩、撇折、点、横撇/横钩、点、点、横、点、撇、横、横、竖

𤔧 𤔲 𦧦 𨐕 𨐲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辛,总笔画是1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可拆字为“”。

[ ] 字仓颉码是bbytj,五笔是ecmu,郑码是pvls,。

[ ] 字的UNICODE是U+8FA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781,UTF-32:00008fad,UTF-8:E8 BE AD。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ㄘˊ

基本解释

告別。告~。~訣。~行。~世。~別。

不接受,請求離去。~職。~呈。

躲避,推託。不~辛苦。~讓。~謝。推~。

解僱。~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藻。修~。

講話;告訴。「請~于軍」。

文體的一種。~賦。陶淵明《歸去來兮~》。

详细解释

名词

1.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2.同本義legal case; lawsuit

辭,訟也。 —— 《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善於辭案條教。 —— 《後漢書·周紆傳》。注:「辭案猶今案牘也。」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 —— 《書·呂刑》

3.口供oral 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 —— 《書·呂刑》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 《禮記·大學》其次不辱辭令。 ——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辭布者。 —— 《周禮·司市故書》。司農注:「辭布,辭訟泉物者也。」獄辭無謀故者。 —— 方苞《獄中雜記》有詔即訊,辭服。 —— 《漢書·趙君韓張兩王傳》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 —— 柳宗元《斷刑論下》

4.言辭;文辭word; diction; speech; statement

安定辭。 —— 《禮記·曲禮》。疏:「言語也。」不以文害辭。 —— 《孟子》。注:「詩人所歌詠之辭。」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 —— 《荀子·正名》。注:「說事之言辭。」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 —— 司馬遷《報任安書》其次不辱辭令。撰長書以爲贄,辭甚暢達。 ——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辭色(言辭和容色);辭容(表情;面色);辭旨(言語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5.特指政令之詞order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 —— 《三國志》 裴松之注引

6.藉口,口實excuses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 《論語·季氏》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爲辭。 —— 《資治通鑑》

辭頭(說法;藉口)

7.中國古代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體裁,也叫賦,或辭賦並稱Ci, 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託焉。 —— 梁啓超《譚嗣同傳》

楚辭

8.古體詩的一種 Ci, a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

木蘭辭

1.說講speak; talk

使人辭於狐突。 —— 《禮記·檀弓》。注:「告也。」無辭不相接也。 —— 《禮記·表記》。注:「辭所以通情也。」無傷也,請辭于軍。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2.辭別;告別bid farewell; say good-bye to

朝辭白帝彩雲間。 —— 李白《早發白帝城》過北郭騷之門而辭。 —— 《呂氏春秋·士節》。注:「辭者別也。」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 北朝樂府《木蘭詩》故人西辭黃鶴樓。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不辭而別;辭朝(進朝辭謝皇帝);辭世頌(遺書);辭年(辭歲。除夕之夜)

3.推卻不受discline

以王父命辭父命。 —— 《公羊傳·哀公三年》「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呂)蒙辭以軍中多務。 —— 《資治通鑑》

辭讓(推讓);辭不獲命(辭謝推讓而未獲允許)

4.審訊try

單于使 衛律召 武受辭。 ——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5.遣去dispatch; expel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 —— 《左傳》辭八人者,而後王安之。 ——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6.解僱,免職 dismiss

他被張老闆辭了;辭館(辭去書塾的教職)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ords,speech,expression,phrase
  2. abdanken,aufgeben(V,Lit)
  3. terme,parole,prendrecongédeqqn,démissionner,licencier,éviter,sesoustrair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𤔧

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𡘋音詞──辭說也。
易・乾卦》:修辭立其誠。
書・畢命》:辭尚體要。

又,《說文》:訟辭也。
周禮・秋官・小司𡨥》: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
書・呂𠛬》: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又,與辤同。
正韻》:却不受也。
書・大禹謨》:稽首固辭。
中庸》:爵祿可辭也。又,謝也。
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又,別去也。
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似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965頁,第5許惟賢1288頁,第2

𤔲說也。

段注今本說譌訟。《廣韵》七之所引不誤。今本此說譌爲訟。訩字下訟譌爲說。其誤正同。《言部》曰:說者,釋也。

𤔔辛。

段注會意。似茲切。一部。

𤔔辛猶理辜也。

段注釋會意之恉。依小徐本訂正。

籒文辭。从司。

段注《易・𣪠辭》本亦作𤔲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辭(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辭(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辭(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辭(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辭(简·秦·里耶) 里耶

辭(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