𧥳

𧥳

复制
言部共11画左右结构U+27973
汉语字典

言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ybhg

yrum

sza

U+27973

41112515221

𧥳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𧥳 ] 字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1画。

[ 𧥳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㞢”。

[ 𧥳 ] 字仓颉码是yrum,五笔是ybhg,郑码是sza,。

[ 𧥳 ] 字的UNICODE是U+2797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2163,UTF-32:00027973,UTF-8:F0 A7 A5 B3。

𧥳的笔顺

折叠展开

𧥳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𧥳

同“诗”。

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說文》古文詩字。註詳六畫。
六書統》:从言、从之。志所之也。

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上反切書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59頁,第1許惟賢161頁,第4

𧥳志也。

段注《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按許不云志之所之。徑云志也者。序析言之。許渾言之也。所以多渾言之者,欲使人因屬以求別也。又《特牲》禮詩懷之注。詩猶承也。謂奉納之懷中。《內則》詩負之注。詩之言承也。按《正義》引《含神霧》云:詩,持也。假詩爲持。假持爲承。一部與六部合音冣近也。《上林賦》葴持。持音懲。

从言。寺聲。

段注書之切。一部。

古文詩省。

段注左从古文言。右从之,省寸。

原文

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𧥳(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𧥳(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𧥳(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𧥳(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