𦘉

𦘉

复制
耳部共21画上下结构U+26609
汉语字典

耳部

21画

15画

上下结构

qqab

crsj

prjc

U+26609

341124313515251122111

𦘉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𦘉 ] 字部首是耳,总笔画是21画。

[ 𦘉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銽、耳”。

[ 𦘉 ] 字仓颉码是crsj,五笔是qqab,郑码是prjc,。

[ 𦘉 ] 字的UNICODE是U+2660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7193,UTF-32:00026609,UTF-8:F0 A6 98 89。

𦘉的笔顺

折叠展开

𦘉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𦘉
1

同“聒”。

𦘉
2

同“懖”。

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篇海類編》:同「𦗾」。

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下反切𣴠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039頁,第8許惟賢891頁,第12

𦘉歫善自用之意也。

段注歫字各本無。依《尙書音義》所引補。許書無拒。歫卽今拒字。

从心。銽聲。

段注𣴠。十五部。

《商書》曰:今女懖懖。

段注《般庚》上篇文。馬云:拒善自用之意。許同之。鄭云:難告之意。其義略同。其字皆作懖。未嘗作聒也。衞包因鄭云懖讀如聒耳之聒。竟改經文作䀨䀨。《開成石經》從之。學者取以改孔氏《正義》,陸氏《釋文》。至宋人乃有訓聒聒爲譊譊多言者。

古文从耳。

段注葢壁中文如是。孔安國易从耳爲从心。葢由伏生《尙書》如是。

原文

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𦘉(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𦘉(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