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ㄧˊ dài ㄉㄞˋ

讠部共7画左右结构U+8bd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讠部

7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yckg

ivir

szj

33760

6095

5817

U+8bd2

4554251 点、横折提、撇折、点、竖、横折、横

𣣢 𧦫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dài,部首是讠,总笔画是7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讠、台”,五行属土。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ivir,五笔是yckg,郑码是szj,中文电码是6095

[ ] 字的UNICODE是U+8BD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794,UTF-32:00008bd2,UTF-8:E8 AF 92。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3800,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ㄧˊ

基本解释

传给。~训。

赠与,给与:“~尔多福。”

2dàiㄉㄞˋ

基本解释

欺诈。骨肉相~。~骗。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queath,passontofuturegenerations
  2. vermachen
  3. transmettre,légu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𡘋音怡。
說文》:相欺詒也。一曰遺也。
詩・邶風》:自詒伊阻。〔傳〕遺也。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註〕遺也。
廣韻》:贈言也。

又,《正韻》:誒詒疑疾。
莊子・達生篇》:誒詒爲病數日。〔註〕懈倦貌。一曰失魂魄貌。

又,通作貽。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傳〕貽,遺也。
詩・大雅》:詒厥孫謀。〔箋〕詒,猶傳也。〔正義〕詒訓遺,卽流傳之義。

又,通作飴。
詩・周頌》:貽我來牟。〔釋文〕貽,又作詒。
前漢・劉向傳》引《》作飴。〔師古註〕飴,遺也。與貽同。

又,通作嗣。
詩・鄭風》:子寧不嗣音。〔傳〕習也。〔箋〕續也。
韓詩》作詒。詒,寄也,曾不寄問也。

又,《集韻》、《韻會𡘋羊吏切,怡去聲。
類篇》:亦遺也。
韻會》:貺也。
左傳・文十六年》:年自七十以上,無不饋詒也。〔疏〕饋詒皆與人物之名,與貽通。有平去二音。

又,《集韻》:堂來切,音臺──懈倦貌。引《莊子》誒詒。李軌讀。

又,《集韻》:他代切,音態──義同。又,欺也。又,《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𡘋臺上聲。
類篇》:江南呼欺曰詒。
增韻》:欺詒,誑詐也。
列子・黃帝篇》:狎侮欺詒。徐幹〈考僞篇〉:骨肉相詒,朋友相詐。

又,《集韻》:通作紿。
榖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註〕欺紿也。
史記・項羽紀》:項王迷失道,田父紿之曰:左,乃陷大澤中。〔師古註〕紿,誑也。

類篇》或作𧦫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上反切與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83頁,第7許惟賢173頁,第2

詒相欺詒也。

段注《金縢》。公乃爲詩以詒王。名之曰鴟鴞。鄭曰:詒,說也。周公恐其屬黨將死。恐其㓝濫。又破其家。而不敢正言。故作鴟鴞之詩以詒王。按尚書字本作詒。鄭注說當讀輸芮切。《正義》改爲怡悅字。誤矣。周公善辭以誘王。故史臣目之曰詒。此鄭意也。《穀梁傳》曰: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親之者也。注。詒託,猶假寄。《列子》。狎侮欺詒。郭注《方言》云:汝南人呼欺亦曰詒。音殆。史,漢多假紿爲之。

一曰遺也。

段注《釋言》、《毛傳》皆曰:詒,遺也。俗多假貽爲之。

从言。台聲。

段注與之切。按今音前義徒亥切。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诒(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诒(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