𣴾

𣴾

复制
氵部共10画左中右结构U+23d3e
汉语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中右结构

iwtb

eood

vnmy

U+23d3e

4413231525

𣴾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𣴾 ] 字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0画。

[ 𣴾 ] 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氵、”。

[ 𣴾 ] 字仓颉码是eood,五笔是iwtb,郑码是vnmy,。

[ 𣴾 ] 字的UNICODE是U+23D3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6750,UTF-32:00023d3e,UTF-8:F0 A3 B4 BE。

𣴾的笔顺

折叠展开

𣴾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𣴾

同“沱”。

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字彙補》同「沲」。

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068頁,第1許惟賢905頁,第3

沱江別流也。

段注《召南》曰:江有沱。《釋水》曰:水自江出爲沱。《毛傳》曰:沱,江之別者。按今《說文》衍流字。宜刪。沱爲江之別。如勃澥爲海之別。立文正同。《禹貢》某氏注云:沱,江別名。江別名,謂江之別出者之名也。別皆彼列切

出崏山東。

段注句。

別爲沱。

段注《禹貢》曰:岷山道江。東別爲沱。按荆州,梁州皆有沱。《地理志》蜀郡郫下曰:《禹貢》江沱在西。東入江。汶江下曰:江沱在西南。東入江。皆謂梁州沱也。於南郡枝江曰:江沱在西。東入江。謂荆州沱也。道江之東別爲沱。自當謂梁州者。鄭注《尙書》不信《地理志》所說。以今水道言之。《水道提綱》曰:江至灌縣曰都江。分爲二派。其南流者,正派也。其東流經郫縣新緐成都新都金堂,南經𥳑州資陽資縣富順,至瀘州復入江者,沱江也。沱江會北來綿雒諸水而南入江曰中水。是首受江,尾入江。與《漢志》合。然此郫之沱耳。汶江之沱尙當在其上流。未審今何水。

从水。它聲。

段注徒何切。十七部。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