𡫆

𡫆

复制

qiáng ㄑㄧㄤˊ

宀部共16画上下结构U+21ac6
汉语字典

宀部

16画

13画

上下结构

pfwk

jgow

wdjj

U+21ac6

4451234341252511

𡫆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𡫆 ] 字拼音是qiáng,部首是宀,总笔画是16画。

[ 𡫆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嗇”。

[ 𡫆 ] 字仓颉码是jgow,五笔是pfwk,郑码是wdjj,。

[ 𡫆 ] 字的UNICODE是U+21AC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7926,UTF-32:00021ac6,UTF-8:F0 A1 AB 86。

𡫆的笔顺

折叠展开

𡫆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𡫆
qiángㄑㄧㄤˊ

拼音qiáng。同“牆”。見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

𡫆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𤖧

唐韻》:才良切;《廣韻》: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慈良切,𡘋音嬙。
說文》本作牆,垣蔽也。从𠾂,爿聲。
爾雅・釋宮》:牆謂之墉。
書・五子之歌》:峻宇雕牆。
詩・鄘風》:牆有茨。〔傳〕牆,所以防非常。

又,《禮・檀弓》:周人牆置翣。〔註〕柳衣也。
儀禮・既夕》:巾奠乃牆。〔註〕牆,設柩也。

又,《論語》:蕭牆之內。〔註〕鄭曰:蕭,肅也,牆屛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又,《前漢・司馬遷傳》:幽于圜牆之中。〔師古註〕園牆,獄也。

又,複姓。
左傳・襄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註〕惠牆,氏;伊戾,名。〔釋文〕牆,或作嗇,音檣。

又,《廣韻》同「廧」。
榖梁傳・成三年》:晉卻克、衞孫良夫伐牆咎如。又,《左傳》作廧。

又,通作嬙。
前漢・匈奴傳》: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

說文》籀文作𤖣,《廣韻》:俗作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