𩍐

𩍐

复制

dèng ㄉㄥˋ

革部共21画左右结构U+29350
汉语字典

革部

21画

12画

左右结构

afwu

tjnot

eeju

U+29350

122125112543341251431

𩍐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𩍐 ] 字拼音是dèng,部首是革,总笔画是21画。

[ 𩍐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登”。

[ 𩍐 ] 字仓颉码是tjnot,五笔是afwu,郑码是eeju,。

[ 𩍐 ] 字的UNICODE是U+2935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8784,UTF-32:00029350,UTF-8:F0 A9 8D 90。

𩍐的笔顺

折叠展开

𩍐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𩍐

同“镫”。

𩍐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𡘋音登。
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郎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
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
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
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𡘋音嶝。
廣韻》:鞍鐙。
集韻》:馬鞁具。
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
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又,丁鄧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