𦘟

𦘟

复制
聿部共14画上下结构U+2661f
汉语字典

聿部

14画

8画

上下结构

ynhh

helqielq

wmxb

U+2661f

35132154511112

𦘟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𦘟 ] 字部首是聿,总笔画是14画。

[ 𦘟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

[ 𦘟 ] 字仓颉码是helqielq,五笔是ynhh,郑码是wmxb,。

[ 𦘟 ] 字的UNICODE是U+2661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7215,UTF-32:0002661f,UTF-8:F0 A6 98 9F。

𦘟的笔顺

折叠展开

𦘟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𦘟

同“肇”。

𦘟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𡘋音趙。
說文》:擊也。

又,《廣韻》:始也。
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肇,始也。又,〈仲虺之誥〉:肇我邦于有夏。〔傳〕始我商家國于夏世。

又,正也。〈齊語〉:竱本肇末。〔註〕竱,等也;肇,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也。

又,敏也。
爾雅・釋言》:肇,敏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又,長也。
爾雅・釋詁》:肇,謀也。
詩・大雅》:肇敏戎公,用錫爾祉。〔傳〕肇,謀也。〔釋文〕《韓詩》云:長也。

又,山名。
山海經》:華山靑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

又,與兆同。
詩・大雅》:以歸肇祀。〔傳〕肇,始也──始歸郊祀也。〔箋〕肇,郊之神位也。〔疏〕肇,宜作兆。〈春官・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是也。又,〈商頌〉:肇域彼四海。〔箋〕肇,當作兆。〔疏〕言正天下之經界,以四海爲兆域。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擊也。

𦘟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古音第-部頁碼第504頁,第-許惟賢第226頁,第-

◆ 文七十八。

段注宋本作七十七。按:古無肇、𣀩二字。𣀩者,《土部》壞之籒文。肇者,《戈部》肈之俗字。《玉篇》云:肇,俗肈字。《五經文字》云:肈作肇譌。可證也。經典《釋文》、《開成石經》肈皆從戈。近經典皆改從攵。妄人竄入《說文》,甚矣,此書攷正之不可緩也。今𠛹二字以還古,實七十六字。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