𡧫

𡧫

复制
宀部共9画上下结构U+219eb
汉语字典

宀部

9画

6画

上下结构

pvnu

jknp

wdqw

U+219eb

445354544

𡧫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𡧫 ] 字部首是宀,总笔画是9画。

[ 𡧫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宄、心”。

[ 𡧫 ] 字仓颉码是jknp,五笔是pvnu,郑码是wdqw,。

[ 𡧫 ] 字的UNICODE是U+219E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7707,UTF-32:000219eb,UTF-8:F0 A1 A7 AB。

𡧫的笔顺

折叠展开

𡧫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𡧫

同“宄”。

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玉篇》:古文宄字。註見二畫。

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65頁,第2許惟賢598頁,第4

𡧫姦也。

段注姦宄者,通偁。內外者,析言之也。

外爲盜。內爲宄。

段注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成十七年《左傳》曰:亂在外爲姦。在內爲宄。外傳《晉語》亦云: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魯語》。竊寶者爲宄。用宄之財者爲姦。亦謂莒太子僕竊莒寶爲內。魯藏姦爲外。三傳無異也。惟亂在內,故字从宀。鄭注《尙書》云:由內爲姦。起外爲軌。或後人轉寫誤也。宄經史亦假軌爲之。

从宀。九聲。讀若軌。

段注居洧切。古音九在三部。

古文宄。

亦古文宄。

原文

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𡧫(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𡧫(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𡧫(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𡧫(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