鰐

复制

è ㄟˋ

魚部共20画左右结构U+9c10
汉语字典

魚部

20画

9画

左右结构

qokn

nfrrs

rjbz

26327

U+9c10

35251214444251251115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钩

𧊜 𧍞 𩻙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è,部首是魚,总笔画是2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可拆字为“魚、咢”。

[ ] 字仓颉码是nfrrs,五笔是qokn,郑码是rjbz,。

[ ] 字的UNICODE是U+9C1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52,UTF-32:00009c10,UTF-8:E9 B0 90。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èㄟˋ

基本解释

鳄鱼。爬行动物。体长数米,头及躯干扁平,尾长。全身具硬皮和角质鳞。四肢短,善于爬行,也能游泳。性凶暴,捕食动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滨及江河湖泽中。《廣韻•鐸韻》:“鰐,魚名。”《文選•左思〈吴都賦〉》:“𪓟鼊鯖鰐,涵泳乎其中。”李善注引劉逵曰:“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鼍,喙長三尺,甚利齒。”元陳孚《邕州》:“右江西繞特磨來,鰐魚夜吼聲如雷。”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lligato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𡘋音咢──𧍞,或作鰐,魚名,似蜥蜴,出日南。
博物志》:南海有鰐魚,狀如鼉,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左思〈吳都賦〉:𮮢鼊鯖鰐。〔註〕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如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鰐擊之,皆中斷。
類篇》或作鱷。互詳鱷字註。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吾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687頁,第2許惟賢1169頁,第1

𧊜佀蜥易長一丈。

段注當同鼉下云長丈許。

水潛蚕人卽浮。出日南也。

段注劉注《吴都賦》曰:《異物志》云: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鳄擊之皆中𣃔。生子則出在沙上乳卵。卵如鴨子。亦有黃白。可食。其頭𤥨去齒。旬日閒更生。廣州有之。按據劉注,則不必日南郡乃有其物也。

从虫。屰聲。

段注吾各切。五部。俗作𧍞,鰐,鱷。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鰐(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