𧜫

𧜫

复制
衣部共16画上中下结构U+2772b
汉语字典

衣部

16画

11画

上中下结构

yyne

yipv

strh

U+2772b

41413522115353534

𧜫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𧜫 ] 字部首是衣,总笔画是16画。

[ 𧜫 ] 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亠、鹿、”。

[ 𧜫 ] 字仓颉码是yipv,五笔是yyne,郑码是strh,。

[ 𧜫 ] 字的UNICODE是U+2772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1579,UTF-32:0002772b,UTF-8:F0 A7 9C AB。

𧜫的笔顺

折叠展开

𧜫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𧜫

同“表”。

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表,古作𧜫。註見三畫。

類篇》作𧜫

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八上反切陂矯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556頁,第2許惟賢682頁,第3

𧞧上衣也。

段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論語》。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孔曰:加上衣也。皇云:若在家則裘葛之上亦無別加衣。若出行接賓客皆加上衣。當暑絺綌可單。若出不可單。則必加上衣也。嫌暑熱不加。故特明之。《玉藻》。表裘不入公門。鄭曰:表裘,外裘也(外裘今本作外衣,誤)。禪絺綌,外裘二者形且褻。皆當表之乃出。引伸爲凡外箸之稱。

从衣毛。

段注會意。毛亦聲也。陂矯切。二部。

古者衣裘。故㠯毛爲表。

段注說从衣毛之意也。古者衣裘,謂未有麻絲。衣羽皮也。衣皮時毛在外。故裘之制毛在外。以衣毛製爲表字。示不忘古。

古文表。从麃。

段注麃聲。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