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ㄌㄩˇ

月部共14画上下结构U+818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月部

14画

10画

上下结构

ytee

yvb

syrq

08227

5219

7586

U+8182

41533135342511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竖提、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旅、”。

[ ] 字仓颉码是yvb,五笔是ytee,郑码是syrq,中文电码是5219

[ ] 字的UNICODE是U+818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154,UTF-32:00008182,UTF-8:E8 86 82。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788,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ㄌㄩˇ

基本解释

脊梁骨。~力(体力)。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肉,旅声。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backbone

膂,篆文吕从肉,从旅。 —— 《说文》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 《书·君牙》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 —— 《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注引贾逵《国语》注:“膂,脊也。”

2.按:“膂”是后起字,为别于姓吕的“吕”和黄钟大吕的“吕”。又如:膂烈(刚强)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ckbone,spinalcolumn
  2. Rückgrat,Wirbelsäule(S,Bio)​,Stärke(S)
  3. colonnevertébrale,épinedorsal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𡘋音呂。
說文》:脊骨也。象形
博雅》:膂,肉也。
書・君牙》:作股肱心膂。

又,《玉篇》:古與呂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力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369頁,第1許惟賢600頁,第1

膐𦟝骨也。象形。

段注呂象顆顆相承。中象其系聯也。沈氏彤《釋骨》曰:項大椎之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曰脊椎,曰膂骨。或以上七節曰背骨。第八節以下乃曰膂骨。力舉切。五部。

昔大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矦。

段注《周語》。大子晉曰: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共之從孫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道滯。帥象禹之功。度之于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嶽國。命爲矦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爲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按曰共之從孫。賈逵,韋昭皆曰:共,共工也。外傳曰四嶽。內傳曰大嶽。一也。官名也。外傳以祉訓姒。以殷富訓夏。以膂訓呂。以養訓姜。韋解云:呂之爲言膂也。是呂膂各字。呂者,國名。以國爲氏。許云:大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矦。膂爲小篆呂。是許所據《國語》股肱心膂作股肱心呂。本無二字。後之爲《國語》學者不得其解。乃以氏曰有呂作古文。股肱心膂作小篆。韋氏習而不察。乃云呂之爲言膂矣。以心呂之意名其地。而矦之。而氏之。《潛夫論》曰:宛西三十里有呂。酈道元,徐廣,司馬貞說皆同。宛城今南陽府治附郭南陽縣是也。許《自序》曰:大岳左夏。呂叔作藩。俾矦於許。世胙遺靈。大岳者,許之先也。故詳之。

凡呂之屬皆从呂。

篆文呂。从肉。旅聲。

段注呂本古文。以古文爲部首者,因躳从呂也。此二部之例也。《秦誓》。旅力旣愆。《小雅》。旅力方剛。古注皆訓爲眾力。不敢曰旅與膂同者,知詩書倘以心膂爲義。則其字當从呂矣。僞君牙襲《國語》云:股肱心膂。此未知古文無膂。秦文乃有膂也。《急就篇》。尻寛脊膂要背僂。股腳膝臏脛爲柱。云要背僂。曰脛爲柱。辭意相對。皇象碑本不誤。若顔本膂呂重出。師古不得不以脊內肉,脊骨分釋之。似史游早不識字矣。膂之譌或爲裔。《華陽國志》。孝子隗通爲母汲江膂水。天爲出平石至江中。江膂水,謂江心水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膂(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膂(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