𤧗

𤧗

复制
王部共13画左右结构U+249d7
汉语字典

王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gmkg

mgbbr

clj

U+249d7

1121251225251

𤧗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𤧗 ] 字部首是王,总笔画是13画。

[ 𤧗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咼”。

[ 𤧗 ] 字仓颉码是mgbbr,五笔是gmkg,郑码是clj,。

[ 𤧗 ] 字的UNICODE是U+249D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9975,UTF-32:000249d7,UTF-8:F0 A4 A7 97。

𤧗的笔顺

折叠展开

𤧗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𤧗

同“和”。和氏壁的和。

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咊 、 龢

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𡘋音禾。
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
書・堯典》:協和萬邦。又,〈舜典〉:律和聲。
易・乾卦》:保合太和
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又,《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
廣韻》本作鉌。

又,《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
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又,《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又,和夷,地名。
書・禹貢》:和夷底績

又,雲和,地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又,《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又,《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又,《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又,《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臥切,禾去聲。
廣韻》:聲相應。
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又,《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又,《集韻》:調也。
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又,〈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又,〈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
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